-
富硒农产品效益逐步显现
富硒农产品属于功能性农产品和健康产品。邵原镇崔家庄和史家腰村生产的富硒苹果,销售价格为1.5~2.5元/kg,每亩增收5000元以上;坡头镇双堂村燕林合作社生产的富硒薄皮核桃零售价为10元kg,较市场上普通核桃高出2.5元/kg,农户增加收人2000元/亩;五龙口镇西正村种植的富硒水...
-
富硒研究取得进展
一是掌握了粮食(小麦、大米)、果品(苹果、梨、樱桃、核桃、葡萄)、瓜菜(西红柿、草莓、西瓜)、杂粮(小米、红薯、南瓜)、鸡蛋等多种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成功研发出一系列符合富硒标准的农产品,形成了一系列富硒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规程,为富硒产品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二是通过引进示范多种富硒液肥,自主研...
-
2018年富硒农业发展
2018年,济源市通过不断开发富硒农产品、富硒食品、富硒保健品等,逐步打开富硒功能农业产业发展局面。一是富硒农业崭露头角。富硒农业规模渐现,2018年,济源市富硒农产品的规模种植面积达到1万余亩,涵盖了粮食、蔬菜、水果、禽蛋等23种富硒农产品。二是富硒功能食品悄然起。济源市现有3家高新技术企...
-
完善富硒监管体系,开辟宣传途径
一是建立严格的富硒产业管理制度,完善制度约束;二是完善市场监管部门与相关部门相互合作的体制,保证部门监管的实效;三是发挥协会行业监管和黑土硒都公司授权企业全过程监管作用,监督企业自律;四是建立人大、政协、社会团体及群众参与监督的机制,实现全社会共同监管。一是在高速两侧、车站、机场等定点宣传。二是在电...
-
富硒产品研发
(一)建设10大核心基地加快建设包括大豆、水稻、玉米、蔬菜、马铃薯、杂粮、小麦、蒲公英寺作物种植基地25万亩,养殖大鹅100万只、培育食用菌100万袋。(二)培育3型产业龙头继续培育产供销龙头企业。一是以龙海食品、原野食品、野泰食品等加工型龙头企业。二是以秀丽大鹅、黑臻生物、海合菇娘等生产型龙头企业。二具以大豆...
-
打造富硒文化产业
一是构建线上平台搞营销。着力建设“二个平台”。第一,建立电商平台。投资2000万元,建设“海伦市物联网信息服务商汇”,该平台将融聚“电子信息服务、社会化服务、政务资源服务、质量可追溯和'直接送'系统”五大工作版块;第二,建立分销平台。以“商汇”为依托,谋求与阿里巴巴、一号店、京东商城、天猫等著名第...
-
全方位开发富硒产品
一要高标准开发富硒产品。走高、中端开发路线,打绿色富硒、有机富硒、非转基因富硒品牌,生产高、中端富硒农副产品。要通过农业产业化协会的杠杆作用和行业职能作用来确定、规范富硒产品价格,不允许搞大众化、低端产品,拉低富硒农副产品档次,影响富硒产业的整体开发质量。ニ要全方位开发富硒产品。2018年,要引导企业开...
-
打造富硒品牌
实施地域品牌、企业品牌、特色品牌“三位一体”的品牌发展战略。一要打造地域品牌。利用好、使用好、管理好已经注册的“海伦大豆”“海伦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努力在短时间内将这两张海伦的地域名片叫响、炒热,充分发挥海伦市农业产业化协会的行业集群优势,向国家权威部门申请“黑土硒都”集体商标。二...
-
增强富硒园区孵化功能
1.实施精准设计 对富硒产业园有关发展目标、产业构成、区域划分、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高标准的规划设计。一是分类布局,对园区建设进行总体把握,全方位设计。 综合位置、功能、承载能力及配套设施等因素,对将人驻园区的大豆、大米、玉米、蔬菜、畜、禽、肉、蛋等加工企业及物流、服务类行业进行分...
-
培育富硒产业基地
1.科学建设基地一是规模建设。以企业为载体、以市场为牵动,整合政策、市场、科技等要素,规模建设好富硒产业基地,力争达到250万亩,努力建成以富硒为特色的高端消费品生产加工基地,实现由种得好向销得好转变。二是合理布局。综合硒土资源数据、产业结构布局、作物种植区划等因素,指导各乡镇村、企业、经营主体高标准、...
欢迎您进入济艾堂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