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ー)加大龙头培育力度
在兼顾全县富硒功能农业产业“多点开花”的基础上,重点培育以富硒稻术为龙头,功能油品、桃源红荼为重点,富硒畜离、果蔬、蜂蜜、红薯、皇菊等为特色的“1+2+ N ”产业体系,进一步扩大富硒农产品种植基地规模,着增育一批有实力、有规模、有后劲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延长产业链条,走精深加工的路子,增加产品附加值。
(二)加大园区建设力度
加快“一院六中心”建设,建设集科研、检测、产品展示、培训、电商服务、创业创新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重点打造以县富硒健康食品加工产业园为核心,以北部富硒稻米、南部富硒茶叶、东部富硒果蔬、西部富硒杂粮、中部富硒油茶为产业集群的“1+5”富硒现代农业产业园。组建富硒产业园管理办公室,确保人员配备到位,责任明确到位,负责做好园区管理、招商投资、政策落实等工作。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制定出台扶持富硒产业发展的有关奖励政策,整合项目资金,加大对企业在技术创新、高新技术认证、扩大再生产、品牌营销等方面的扶持奖励力度,完善企业研、产、工、销产业链推进企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同时,由发改局、财政局、扶贫办、现代农业投资公司、富硒办等单位牵头,向上争取富硒产业项目,实现上级富硒专项零的突破。
(四)加大质量监管力度
完善检测体系。整合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项目资金,以县食药监局监测中心为基础,完善设施设备,建立“湖南省富硒农副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支持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建立产品检测室。建立抽样送检制度。要求协会成员的企业、基地对每﹣批产品都要定期送检,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对市场上的富硒产品进行不定期抽检,做到产品质量不过关不出厂、富硒含量不达标不上市。鼓励质量认证。按照国家质量体系建设年的要求,鼓励已人会的富硒生产企业、经销团队、合作社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面推进“过程监管、风险控制、可追溯管理”的企业质量管理模式,逐步实现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全覆盖。对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并获得认证证书的企业县财政应给予奖励。建立防伪体系,加强对“桃花源富硒”“桃源红茶”公共品牌使用管理,出台使用管理办法。
(五)加大对外营销力度
采取协会牵头、企业为主的办法,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沁等一二线城市建立展销实体店,扩大辐射能力和市场占有率,鼓励有关企业在北京设立形象展示店,作为县富硒产业协会驻京办事处,寻求项目、招商,铛售上的更大突破。与中商北斗、海尔云厨、中粮我买网、京东生鲜等大型采购商的产销对接,加大一带一路、田和农业等本地电商平台扶持力度,争取中国网库集团等大型B2B电商平台进驻桃源,建立电商运营结算中心、产业链大数据中心、创客孵化中心、信用认证中心。
(六)加大产品研发力度
积极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采取合作研发、成果人股、成果买断转化、驻点指导等办法,引进科技成果;利用已建立的院土工作站、教授工作站等平台,加强重要课题研究和科技攻关,加大富硒健康食品研发力度,向营养强化剂、康养保健品、功能膳食品方向纵深发展。引导企业基地从原材料生产向精深加工转变,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特别是出台人才引进激励政策,真正体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鼓励涉硒基本企业、基地注重内部管理、科技研发、市场营销三支人才队伍建设。
(七)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大力举办全国“红茶节”“硒博会”,打响“桃花源富硒”公共品牌。积极组织全县富硒健康食品参加各类博览会、农交会、农博会等农产品展会活动。在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加大对桃源富硒健康食品公共品牌新闻宣传和广告宣传,扩大对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