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初,日本的远藤章教授研究中国《本草纲目》时,发现红曲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开始对红曲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
1975年向世界宣布了红曲中含有天然他汀的药用物质,能够有效地降低体内胆固醇的形成,控制减少血液脂肪和斑块的形成。
1985年美国的医学家布朗和生物学家戈德斯坦联合研制出生物他汀化合物,并荣获诺贝尔生物学和医学奖。
1987年美国默克公司申请了他汀类药物的专利,并且将洛伐他汀制成药品上市销售。
2008年,日本学者远藤章先生获得了美国最高医学奖拉斯克医学研究奖。这个奖素有“美国的诺贝尔奖”之美誉,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也是医学界仅次于诺贝尔的一项大奖。而就在两年前,远藤章先生还获得了日本国际奖。更有甚者,他先后获得两次诺贝尔医学奖的提名。虽然最终未能获得诺贝尔奖,但却已然可以看出,学术界对其贡献的认可。而给他带来如此多奖项和荣誉的,均基于他的一个发现,即从红曲菌的发酵液中发现了洛伐他汀(Monacolin-K),这个被誉为人类药物史上第二次革命性的成果。
而今的红曲,已远远超出了它传统使用的东南亚地区,在美国、加拿大、巴西、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均有应用,全世界很多的科研机构都在从事着红曲的研究,每年都有很多关于红曲的学术论文发表。红曲依靠着它的神奇魅力,走向了世界,真的“红遍全球”!
化学他汀和天然他汀的区别:
相比于天然他汀,化学他汀是把双刃剑,虽然能有效地降低血脂,但是服用后却有很强的毒副作用。
1、损害肝细胞升高谷丙转氨酶。
2、破坏横纹肌细胞,升高肌磷酸肌酶,引起四肢疼痛,行动困难。
3、肌磷酸肌酶过高,由肾排泄,引起肾衰,尿中毒。
4、引起头痛,视力下降和过敏,长期服用可以引起心衰死亡。
面对化学他汀的众多副作用问题,世界科学家们一致将目光投向了中国的红曲。红曲的研究得到新的发展,经过大量的工作将野生菌种变异为生产菌种,使之能产生高含量、稳定的、适合制药的人体合成胆固醇关键酶特异性抑制剂——即天然他汀类物质,同时还能产生许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必需的氨基酸、不饱合脂肪酸等,从而确保红曲作为天然他汀能被广泛应用,捍卫人类血管健康。
更让人惊喜的是,研究发现中国的天然红曲含有八种他汀,且所含他汀小分子结构是开环的,具有天然活性,不需要肝脏分解,即能有效抑制胆固醇合成、降低总胆固醇、甘油酸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所以,具有极高的治疗动脉硬化,调节血脂的作用,无任何毒副作用,可长期服用。
红曲,源于大自然,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永远是最纯净、最天然、最美好的!
汉禾御谷红曲:让生命之河畅通无阻!
- 没有了!
- 红曲与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