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研究内容
根据江西省丰城市的现有肥料资源,通过生物工程技术,研究硒资源的利用、硒的有效形态、硒肥的剂型与配方,获得高效转化硒肥的配方参数,研制出适宜相应农作物的外源硒肥。在江西省丰城市和山东核心基地,依据水稻、小麦、玉米和蔬菜水果等作物在贫硒和足硒地区的不同富硒特性,从硒肥的最佳施用形态、施用时间、施用方式和作物栽培技术方面,研究施用硒肥对相应作物产品硒浓度以及产品品质的影响机理和控制技术,建立相应标准化硒肥圧产和施用操作规程。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江西省丰城市肥料和硒资源,建设硒肥生产线,对硒肥的控制性施用技术研究进行示范推广,形成废弃物综合利用、硒肥研究开发和富硒农作物生产为一体的产业链,推动我国富硒农产品产业提升与快速发展。
研究工作由南京农业大学负责,南京财经大学、中国生态硒谷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丰城市乡意浓富硒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江西万友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森禾富硒果品基地以及江西昌丰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承担。
2.主要研究成果
依托江西省丰城市天然硒资源和山东博山土壤硒缺乏的不同背景,重点分析两个地区可利用的硒资源和农业废弃物生物资源,针对天然富硒区重点开发了天然富硒土壤硒活性技术,针对土壤缺硒区重点开发了以富硒食用菌菌渣为核心的富硒生物肥,以微生物转化为核心的生物纳米硒专用肥等不同富硒专用肥生产技术,并依托三项技术建立生产工艺,完成了在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大豆、谷子等杂粮,猕猴桃、樱桃等果树,蛹虫草等食用菌的硒肥控制性施用技术体系。
申请国家专利10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开发外源硒肥产品6种;建立企业标准2项;富硒农作物生产技术规程6项,获得轻简化实用技术6个;发表中文核心论文8篇;培养硕士研究生10名;建立示范基地4个,试验基地9个,中试生产线2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2个;富硒示范面积1.69万亩,培训技术和管理人员30人次,农民2000人次;完成有机肥料安全调查报告1份;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