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红曲霉始终与我们的“吃”有关,但其实红曲霉不仅能在食物上发挥作用,还有着巨大的药用价值,红曲霉还因此与诺贝尔奖扯上了关系。
上世纪七十年代早期,科学家从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中分离出了第一种他汀类药物美伐他汀(Mevastatin),而他汀类药物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1979年,日本的远藤章教授从红色红曲霉(M. ruber)中分离出一种活性化学物(Monacolin K),同时期的美国科学家从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中分离出了Mevinolin,而后默克公司开发出了降血脂药洛伐他汀(Lovastatin)。后来的研究发现,Monacolin K、Mevinolin与Lovastatin其实是同一种物质,并且是开始从桔青霉中分离出的Mevastatin的衍生物,就这样红曲霉走上了现代医药学之路。
故事到这里尚未结束。198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联合授予Michael S. Brown教授和Joseph L. Goldstein教授,以表彰他们在胆固醇代谢调节方面的研究贡献。两位教授的发现之一便是,上述这些真菌的活性代谢物能够竞争性抑制HMG Co-A还原酶的活性。HMG 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通路中的限速酶,对胆固醇合成的作用十分关键,抑制了它也就抑制了胆固醇的合成,因此包括来源于红曲霉的Monacolin K在内的这些真菌代谢物就显著降低了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在此基础上各国已经开发出许多成熟的降血脂药物,这对于因患高血脂症并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是莫大的福音,如国内的血脂康就是由红曲制成的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