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富硒农产品开发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富硒农产品的开发也初步走向了标准化的道路。198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制定了我国缺硒区土壤含量分级标准;进人21世纪,富硒区地方富硒农产品标准相继出台,使富硒区人们对富硒农产品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全国范围内富硒农产品在公众面前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直到2002年农业行业标准NY/T600-2002《富硒茶》及2008年国家标准 GB/T22499-2008《富硒稻谷》的发布,富硒茶和富硒大米开始在我国大力发展。
从2006年开始,中国老年学学会进行了“中国长寿之乡”的评审活动,评审出的我国十大长寿之乡,无一例外都处于我国的富硒带上,包括广西巴马、湖北钟祥及江苏如皋等地。2008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对我国长寿之乡土壤和食物调查发现,我国长寿区土壤和食物中都富含微量元素硒,其中居于长寿乡之首的广西巴马县土壤硒含量显著高于非长寿地区。自此全国人民开始真正认识富硒食品及富硒农产品,也更加愿意去了解及购买富硒
农产品。以富硒大米的开发为代表,我国富硒大米形成了国家标准,形成了。
规范的全国富硒大米市场。
2013)科专优质高富硒农产品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启动,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富硒农产品研究的项目。设个富硒农产品研究项目不仅有针对性解决富硒区富硒农产品开发存在的技术题,还通过项目示范,成立富硒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对规范我国富硒公向
行业,提升富硒农业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富硒产业的发展,湖北恩施、陕西安康、江西丰城、重庆江津、湖南桃源、安徽石台、山东淄川、黑龙江海伦、福建连城等富硒地区以及山东州山、山西晋中、黑龙江方正和绥滨等缺硒地区,均涌现了种类丰富的富硒农司品,包括富硒大米、富硒茶叶、富硒小麦、富硒谷子、富硒蔬菜、富硒水果富硒食用菌、富硒魔芋等种植业产品,富硒猪肉、富硒鸡蛋、富硒鸭肉、富硒水产等养殖业产品以及富硒矿泉水、富硒魔芋制品、富硒茶叶、富硒茶油等加工业产品。目前,市场上富硒农产品的品类丰富,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消费者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还不是很高,部分产品硒含量达不到相应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