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农业的含义
一、硒的概述
硒(selenium,Se)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是34,属于第4周期第六主族,是一种介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过元素,其化学性质与硫和碲相似。硒也是一种稀有分散元素,在地壳中分布厂泛但含量极少,能与金属和非金属反应形成有机或无机硒化合物。
硒在地壳中分布丰度在0.05~0.09mg/kg,在土壤中的分布极不均匀,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差异。土壤中主要以Se6+、Se+、Se°和Se2四种价态存在,按形态主要分为元素态硒、硒化物、有机态硒、亚硒酸盐和硒酸盐。元素态硒主要是土壤微生物还原亚硒酸盐或硒酸盐的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在氧化剂及微生物作用下转换为硒酸盐或亚硒酸盐;硒化物主要存在于透气性差的强酸性土壤中;有机态硒主要由土壤含硒生物体分解形成;亚硒酸盐和硒酸盐是土壤中硒的主要存在形态,亚硒酸盐和硒酸盐均是水溶性的,在酸性土壤及还原条件下,亚硒酸盐是主要存在形态,在碱性和氧化环境中,硒酸盐是土壤中的主要存在形态。
硒是由瑞典科学家贝采利乌斯(Berzelius)首次发现的(图1-1)。1817年 Berzelius 在焙烧黄土矿制硫酸时,无意中发现将剩下的红色残泥加热后会发出一种类似烂萝卜的臭味,经研究确认其中有一种与碲化学性质相似的新元素,于是他参照碲(原意为地球)的命名,给这个新元素命名为硒(即月亮的意思)。
硒在被发现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被视为剧毒品,还被怀疑具有致癌、致畸等毒性。直到
普节病"方面的研究获得“施瓦获奖;问平中国颁防医学科学院于树玉教授
在“硒与肝炎和肝癌”方面的研究获得“施瓦茨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