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70年代起,硒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开始得到关注。1973年, Ro - truck 和 Flohe 等确定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 Px )的组成成分,同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硒为人体和动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20世纪70-80年代,发现我国许多地方性疾病(如克山病、大骨节病等)都与人体缺硒密切相关。于是,开始尝试利用补硒来预防克山病和癌症的试验。这时,主要的硒补充剂为亚硒酸钠强化食盐(无机硒形式)和硒酵母(有机硒形式)。这一时期,我国大规模进行了利用亚硒酸盐预防克山病、癌症和大骨节病的试验,数十万居民采取了口服亚硒酸钠的预防措施,发病率显著降低,引起了国际科学界的高度重视。1983年,国内开始利用硒酵母开展动物实验,证实硒酵母对大鼠肺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将硒列为人体必需的15种营养元素之一,1989年,正式确定了人体对硒的适宜和安全摄人量。
20世纪90年代开始,重点研究硒的生理作用,发现缺硒与癌症、心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肝病、白内障、病毒性疾病、胰腺疾病、不孕不育、肌痛、肌肉萎缩和关节炎等40多种疾病有关,且能间接导致400多种疾病。在这一时期,我国开始积极开发和推广富硒农产品,诵讨利用富硒土壤、施硒肥和硒培养基等生物转化或提取工艺得到含有不同硒化合物的各种富硒食物或产品。例如,通过植物的富集和转化生产富硒大米、富硒小麦、富硒玉米、富硒瓜果蔬菜和富硒茶叶等;通过动物的富集和转化生产富硒蛋富硒牛奶、富硒家禽和富硒蜂蜜等;通过微生物的富集和转化生产富硒酵母、富硒灵芝和富硒蘑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