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硒工作保障措施
1.组织落实(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济源市富硒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由济源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扶贫开发办公室、国土资源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农业局、农业科学院、科技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济源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形成由分管农业的济源市副市长亲自抓、...
-
富硒肥料加工业
强化硒肥料研发及生产。依托万洋集团和济源市农科院,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开展硒肥的研究攻关,重点开发富硒生物有机肥料、富硒微生物菌肥、富硒微量元素肥料等新型肥料产品。科学有序地开发利用硒矿粉资源,提升硒元素转化利用率,力争到2023年济源市培育2~3家硒肥龙头企业。...
-
富硒食品加工业
大力发展并提升济源市富硒保健品加工业,重点发展富硒食品、富硒保健品及宣硒肥料等,促进硒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坚持功能食品发展方向,围绕富硒粮食、富硒果蔬、富硒冬凌茶及富硒杂粮等富硒合只,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局、营养价值高的名牌富硒深加工产品,延伸食品产业链,力争到...
-
富硒养殖业
着力建设区域化、标准化富硒畜禽和水产养殖基地,全面提升富硒畜牧产业和水产业的发展质量与效益。(1)富硒畜禽养殖 以山区蛋鸡和肉兔为重点,建设富硒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蛋鸡养殖重点在平原及山岭建设现代蛋鸡产业区,形成梨林、五龙口、轵城、下冶、邵原生态富硒蛋鸡养殖带,到2023年区域内存栏富硒蛋鸡20力只;肉...
-
富硒种植业
(1)富硒粮食依托现有小麦、玉米和水稻的种植区域,建设种植面积达5万亩优质、高产、生态富硒高标准粮田。在坡头、大峪、邵原、下冶等山区、镇重点建立绿色富硒优质小麦、小米、红薯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粮食(杂粮)基地,到2023年确保富硒粮食(杂粮)种植面积达20万亩左右。(2)富硒蔬菜重点发展富硒高山蔬菜、富硒城郊蔬...
-
富硒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宣传不到位,发展氛围不够浓厚济源市对于富硒产业的宣传和推介力度不大,生产者对富硒产业的认知度不高,济源市民对富硒产品不够了解且消费意愿也不够强烈,导致济源市发展富硒产业的势头也不够强劲。(二)技术力量薄弱,科技支撑能力有待提高济源市富硒研究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力量小。目前,济源市硒资源的研...
-
富硒农业发展主要举措
1.抓宣传,普及硒相关知识结合各类科普宣传、科技服务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富硒功能农业知识;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餐博会、博览会、农产品交易会等展示展销活动,大力宣传和推广富硒产品,提高富硒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公众影响力。2.抓科技,提高富硒技术水平 通过整合粮食、蔬菜、林果、中药材及农业经济等方面的...
-
富硒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富硒工作逐步受到济源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重视,2016年以来,济源富硒产业发展均被列为济源市委一号文件、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及“=农”工作安排的重要内容之一。济源市委书记张战伟同志的2次批示要求“发展富硒农产品,打造济源市富硒品牌,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农民的收人”和“积极培育发展我市富硒...
-
富硒农产品效益逐步显现
富硒农产品属于功能性农产品和健康产品。邵原镇崔家庄和史家腰村生产的富硒苹果,销售价格为1.5~2.5元/kg,每亩增收5000元以上;坡头镇双堂村燕林合作社生产的富硒薄皮核桃零售价为10元kg,较市场上普通核桃高出2.5元/kg,农户增加收人2000元/亩;五龙口镇西正村种植的富硒水...
-
富硒研究取得进展
一是掌握了粮食(小麦、大米)、果品(苹果、梨、樱桃、核桃、葡萄)、瓜菜(西红柿、草莓、西瓜)、杂粮(小米、红薯、南瓜)、鸡蛋等多种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成功研发出一系列符合富硒标准的农产品,形成了一系列富硒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规程,为富硒产品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二是通过引进示范多种富硒液肥,自主研...
欢迎您进入济艾堂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网站!